-凯发k8旗舰厅

凯发k8旗舰厅-凯发k8国际唯一
公益心理热线010-51296476
广告
孩子拒绝的不是沟通,而是不会沟通的父母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12

小蝌蚪们 :妈妈,可找到您啦

青蛙 :作业写完了没?

小蝌蚪们 :走吧,她不是我们的妈妈…

女儿:妈,你觉得香草味的冰激凌好吃,还是草莓味的?

妈妈:女生不能吃冻的东西,长大了有你好受的!

儿子:妈,你说 ai(人工智能)未来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妈妈:就以你目前的中考分数来看,不用等未来,分分钟的事儿..

都说当代父母最焦虑的三件事:创(守)业,出轨,教育孩子。可是很多孩子都跟父母没活说,“教育”又从何谈起?小时候我们跟妈妈可是无话不谈的,为啥现在沟通都难呢?网传中国妈妈们的几大特异功能:

什么是沟通呢?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原来孩子不愿跟我们沟通,因为我们一开口就让他们掉沟里:道理说教,站在高处藐视他们,忽略他们内心的需求,仅仅聚焦他们的成绩和习惯。没了思想,没了感情,如何“通”呢?可是明明父母爱孩子爱到…心都无处安放了呀,为什么孩子还不听话呢?

让孩子不再成为父母的“复印件”

某个夏日的夜晚,熟睡中听到女儿哽哽叽叽。

我 :宝宝怎么了。

她 :嗯(先第二声调,再拐弯儿)带着哭腔。

我 :要pipi?要喝水?

她 :嗯(先第二声调,再拐弯儿)带着哭腔,开始用脚砸床…

我 :你有事儿说事儿,嗯嗯嗯嗯个啥,你不说谁知道你要干嘛,怒火顿时让我睡意全无…

她 :哇…的一声哭出来, 边哭边说,我要爸爸,要爸爸…

其实我知道正确的做法就是:起来,抱抱她,然后说,妈妈在这里,哪里不舒服呀,我们说出来吧。可是她惯用暗示,惯用哭声引来注意力,打死都不说自己的需求,让我很恼火。怒其不争。

小时候, 每当我妈妈发火的时候,我都能看到她怒目圆睁的背后,其实就是想让我开口,认错也好,表达真实想法也好。可是我害怕呀,越害怕越不敢开口,只能用行动表示,期待她能懂我,期待她能走过来抱抱我,或许我就会说了…

我复制了我妈妈的情绪,我女儿粘贴了我的行为。都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跟父母沟通了,那扇心门不是在那个瞬间,就啪一下关上的。

孩子做不到我们会失望,孩子犯错我们会生气甚至会打骂,孩子从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里解读到:我不够好,我不被爱,我还是自己躲起来会比较安全,躲起来的第一步就先不说话吧。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为什么会重蹈覆辙呢?

有位妈妈跟我说,爸爸每次辅导孩子作业,不是打就是骂。有一次,她在厨房烧饭,突然咣当一声巨响,她以为厨房什么东西掉下来了。

眼神还没扫满一圈,就听到爸爸的怒吼声:“你他妈的蠢到死,死去算了!老子名牌大学毕业怎么养你这么个东西…”

她从厨房出来看到的是:儿子半趴在餐桌腿边的地上,脸上红红的手指印…(书房离餐厅有五米多)

不知道爸爸的名牌大学毕业背后,有多少个手指印呢?

自己是三好学生, 所以要求孩子是五好学生,简单的基因复制。可是我们要求孩子成绩一定要拔尖,到底是真的担心孩子的未来还是担心如果孩子成就不够好,自己的未来?

我们复制了父母的情绪,父母的要求,父母的期待。然后想当然的,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复印件即可。可是今天的孩子跟曾经的我们, 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硬生生粘贴过来后发现格式错误,打不开了…怎么办?

要打“怪兽”,必先升级

我们父母小时候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们小时候流行“英语 汽车 计算机”

我们的孩子的时代流行“社群 ai 互联网 ”

因为有代沟,所以需要沟通。因为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所以,为人父母的知识储备,沟通技能等急需升级。否则,孩子就会是那个,连话都懒得听你说的“怪兽”

弄了半天,意思是孩子嫌弃我们“无知”?非也,非也。

今天的妈妈,生了孩子多少都会参照app来养。所以生理营养,普遍是过剩的,饿不着。可是孩子的心理呢?他们的天性?到底是适合爬树还是适合游泳,这颗种子还是需要先确认一下。

除了从孩子的言行举止,应对模式来判断, 父母们还是得多花点心思了解自己。因为当你了解了今天的自己是如何从过去的一分一秒沉淀而来,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将不再是问题。而一旦我们懂了孩子,他们就能感受到爱,一个被爱围绕的孩子,心门是全开的。

虽然几乎没有哪位父母的触角可以横跨时尚界,演艺界,娱乐界,科技界等。可是孩子喜欢王者农药,我们也可以去试一下,孩子问你alpha go ,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曾经我们是孩子的拐杖,现在大了,能否成为他们的翅膀?跟朋友出去都讲谈资,何况孩子呢?这些未来世界的主宰者。

谈资准备好了,什么样的方式能通呢?不管是美国的正面管教,还是nlp里面的先跟后带。前提都是,为人父母的自身,足够成熟与通透

能够与孩子共情的父母,自身的情绪状态需要比较稳定;做到对孩子温柔而坚定的父母,童年被骂被吼的心理印痕显然已经被疗愈;正在引领孩子找到自己的使命同时又能绽放天性的父母,肯定走过或者正在走自我探索的这条路。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 孩子不跟我们沟通了,他们拒绝的不是沟通本身,而是跟我们沟通的时候,没有了感情的链接,没有了思想的碰撞,那又何必多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先成为那棵高大挺拔的树,或者是蓝天上灵动的云,亦或是那颗历经世事依然温热如初的灵魂?


作者 | 肖慧
转自|萤火虫课堂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