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旗舰厅-凯发k8国际唯一
公益心理热线010-51296476
广告
养娃像打仗,“敌人”是谁?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0

-凯发k8旗舰厅

养娃真是像玩过关游戏一样,过完一关还没来及喘口气,下一关就开始了。

前段时间写文章说娃恢复睡整觉,我天真地以为就能轻松不少,没想到娃很快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她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做的事情坚决摇头说“no”,还会用哭来抗拒。甚至以前很省心的吃饭,也变成了像打仗一样。

以前吃饭的时候,把她放到餐椅,给她饭就能自己吃。她吃她的,我吃我的,她吃完才会叫我。

现在,放到餐椅这一步就变的很困难。一抱上餐椅,她站着不坐下,问她要不要吃饭,她指着厨房的饭说“吃”,让她坐下,她的头就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这时候如果强行让她坐下,肯定就会大哭一场,也没有心情吃饭了。

所以老母亲开启了“讲道理”模式,告诉她如果想吃饭,就坐下,如果想玩,我就把她抱下去玩。

结果,人家既想吃饭,又不愿意坐下,也不愿意下去玩,那就只能在餐椅上玩了。自己玩了半天,终于肯坐下了,又不愿意系安全带。

“讲道理”又来一遍,人家继续在餐椅上玩,最后终于坐下,也同意让系安全带了,人家又开启不断叫“妈妈”模式。

吃着吃着就叫我,想让我陪着,还想让我喂饭,而我自己的饭还没吃完,如果不去陪她,她会一直叫,还哭哭啼啼的。

终于吃完饭,人家不愿意从餐椅上下来,先是玩饭,用饭洗手、洗脸、洗头,把饭往耳朵里塞,然后在餐椅上爬上爬下,站起来坐下,最后不愿意玩了,说“抱抱”,才愿意让抱下来。抱下来之后,要给她清洗,还要收拾残局。

这还只是吃饭,别的事情也是类似,斗智斗勇的一天下来,真是觉得很累,身体累、心更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个貌似提前进入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的小家伙。

这种状态持续几天之后,我开始反思,我为什么这么累?是因为孩子难带了吗?还是因为我的心态问题?

养娃这一年多,每次遇到娃的新情况时,最后都发现问题在自己身上。所以这一次,我没有让这种累和抱怨的状态持续太久,就开始反思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娃会出现这种看似“逆反”的行为,我是有心理预期的,因为经常听到terrible two这个概念。知道孩子到了两岁时,会开始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什么事情都喜欢说不。

只不过娃出现这种情况比我的心理预期要提前了很多,毕竟她现在才16个月。这种提前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措手不及,因为我还沉浸在她可爱乖巧的状态中。

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心里对孩子是有一个时间表的,好像她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做合理的事情,我才能接纳她,如果出现超出我预期的事情,我就很难接纳她。

这反映了我内心对孩子的掌控欲,我希望她能按照我的想法去成长。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自己很惊讶,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还是挺尊重的,给她很多自由,而且她各方面发育的还不错,我还有点引以为傲。

但其实是因为她之前还没太有自我的意识,当她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才暴露出我内心深处对她的掌控欲。

这种掌控欲让我无法接纳不在我掌控范围内的她,让我想尽办法去改变她、对付她。虽然表面上我还是很尊重她,但其实内心已经不断在想怎么去改变她、对付她,这种内心对孩子的不接纳和对抗,才是我心累的根本原因。

为了找到应对孩子的方法,我还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结果反而被书里的内容给上了一课。

“如果你用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生命,你关切这个生命,你就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生命就会受到尊重。你不能为未来打造一个人,孩子不是一个东西和物件。我们只能陪同孩子走过眼下这一步,而且是快乐地走过。这就是爱。”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是啊,孩子是一个生命,不是一个东西和物件,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为什么总是想要改变她,打造她,让她符合我的期待呢?为什么不能快乐地走过眼下这一步呢?

于是,我松了一口气,放下了想改变孩子的想法,专注于怎么跟她快乐地度过当下。

当她再次不愿意从餐椅下来的时候,我就观察她,她把头埋进餐椅,是想让我蹲下来跟她躲猫猫。

我配合她,她就发出了“咯咯笑的声音”,她笑我也笑,她看到我笑,就笑的更开心了,我再做个鬼脸,她就笑的停不下来了……

那一刻,累的感觉不见了……


这篇文章是前几天写的,文章还没发出,今天中午娃又抗拒吃饭,“折腾”了很长时间。这一次她的抗拒比之前都厉害,我又好好反思了一下。

我觉得她今天抗拒吃饭,不只是因为她开始有自己的意识和喜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跟老公的问题。

今天本来是老公的工作日,但是因为昨晚临时有突发情况,我们今天需要出门办事。

早上老公说要上午出门,让我把娃的午饭准备好带着(因为疫情期间很少出门,所以家里没有娃出门可以吃的成品辅食了,只能做好带着),所以我大早上起来花了很多时间做饭,导致娃的早饭时间比平时晚了半个多小时,再加上娃早上吃的比较多,所以午饭时间还不饿。

但是后来因为办事的地方下午才能办,所以又改到下午出门,所以为了早点出门,就赶紧给娃吃饭,忽略了娃还不饿的事实。

娃抗拒吃饭的时候,老公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时间观念比我强,他想赶紧出门办事,但我更多考虑的是娃的吃饭问题,我俩出现了分歧,又没有时间沟通。

反复折腾了几次之后,老公对娃失去了耐心,我对老公失去了耐心,我俩开始争吵。娃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就哭闹的更厉害,更抗拒吃饭了。

最后我们放弃了一起出门的打算,老公自己出门,换了一种方式解决办事的问题,而我继续陪娃,直到她饿了愿意吃饭。

她吃完饭依然不愿意从餐椅上下来,而且玩的花样更多了。先是擦餐椅,然后做出动作让我唱相应的儿歌(比如伸出一只手指就是让我唱“one little finger”,双脚踏步就是让我唱“walking walking”),最后就是她说什么,我就模仿她说什么,她又是咯咯的笑个不停……

直到最后让“抱抱”,给她清理完,放到小床,自己乖乖午睡去了。

而我就有了时间写下这段后记,在写的同时对老公的情绪也没有那么大了。

再次体会到,孩子的问题反映的其实是父母身上的问题。

接下来,我跟老公该好好聊聊了。

- end -

本文来源:公众号“喜乐太太爱生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