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旗舰厅

凯发k8旗舰厅-凯发k8国际唯一
公益心理热线010-51296476
广告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示什么? etc.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14

1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某一个人硬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2

现在人们评价别人时经常说“三观正”或者“三观不正”。人们唾弃自己认为三观不正的人,即使在三观之外ta有着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之处;追捧自己认为三观极正的人,与其愉快地产生共鸣。但仅仅依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来决定是否与一个人相处,痛骂谁或赞扬谁,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我蛮喜欢的一个作家说过,她以前不会去关注那些她觉得三观不正的人;但现在,她感觉一个人的发言有可取之处或值得思考的地方,就会关注ta,就算她认为三观不正也不会取关拉黑。她觉得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她的眼界不那么狭隘,看多了不同的声音包容性也更强,更能吸收不同人身上的思想和优点,自己也变得宽容、淡然。


我觉得她对待不同三观的态度是更为可取的一种。


我有个朋友,叫小h吧。她对待人类非常漠然,轻视人的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认为生物平等——既然渡渡鸟可以死得轻于鸿毛,那么人也可以,文明毁灭了都无所谓;她抗拒集体主义,不愿意做任何意义上的集体的齿轮,不愿意为集体做任何多余的付出。这可以说是一种极度的“三观不正”了。


可是她又有着很高的自我道德要求,虽然她从不拿道德约束别人。她敏感善良的性情使她待周围的个体都非常好,很难原谅自己无意间做出的伤害别人的事。她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从不愿因为自己损害集体的利益(即使这在她看来是不想给人留下把柄)。对弱势群体非常关注,会身体力行地帮助很多人。我大学期末考试准备得着急上火的时候,是她主动陪我去麦当劳通宵学习;我极度失意绝望的时候,是她苦口婆心地用三观极歪的“人类和虫子没什么区别”论把我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她从不闯红灯,还劝身边的人为了自己的命最好别闯红灯;她遵纪守法,礼让他人,不争不抢,虽然目的是出于让自己活得轻松方便。


只要不深入探讨她的三观,就会发现,她是个极好的人。她扭曲的三观并没有让她成为什么恶人,反倒是消极、悲观、还有点反社会的她让身边的人感受了更多温暖。我也会试图跟她聊聊关于三观的问题,可我很多时候却发现,她的一些想法不无道理。不得不说,她让我见识到了不一样的思想,她使我成长了。尽管我有些不认同她,但我始终感谢她。


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它是灰色的。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永远正确的。永远正确,就是活给别人看。


三观不同的朋友,可以拓展你的眼界,满足你的好奇心,与你形成性格与能力的互补,增加人生无数的可能。三观相合的人让你舒服,三观不合的人让你成长。我们需要的,正是走出舒适区,不谈三观,去见识更多不同的想法与思考。人们需要求同存异,而不能要求千篇一律。

3

我们需要想起那些在心底埋伏着的创伤。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太愉快的经历,像是有些灰暗色彩的童年,像是给予了心理伤痛的亲密关系。时间或许能使人们忘记这些经历,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把这份记忆压抑在了记忆宫殿的最深处。


但就像是有过糟糕恋爱经历的人很难在其他恋情中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创伤是无法被忘却的。


弗洛伊德给精神创伤找到了一个位置:“我们必然会发现,一个被压抑的记忆只是在事后才转变为创伤。”


时过境迁,我们会变得很难主动找到它,但在相似的情景出现或触碰到与之相关联的事物时,它才会被我们想起,与之相伴的痛感也重新袭来。创伤场景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当它成为一段记忆后,我们再次回忆起它时,它才变成创伤性的。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触及了过去那个事件的影子,感受到了痛苦,却无法清晰地想起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痛苦。它看似被遗忘,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每次接触到有关的事物时,我们都会隐隐难过,却解决不了。


要想疗愈创伤,首先要将其彻底想起。即使这段经历满是痛苦,我们也不得不回到那个场景里,只有再次回到那个场景里,我们才能让遗憾得以填补,让罪责得以发泄,让痛苦得以平息。


当我们可以把创伤性经历诉说出来并大哭一场时,才算真正开始了治愈的第一步。


4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很可能会出现“爱屋及乌”的思维定式。在一个人有某种优点时,我们会把这种正面印象扩散到其他方面。


比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他是个优秀的医生,社会地位高,在外表现也很得体。外人看着他优秀的一面,怎么也不会往“他是个家暴犯”这方面去想;n号房事件中的主犯也是个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成绩优秀的人人品应该也不错,不会想到他犯下了这么卑鄙低劣的罪行。可是专业优秀和人品低劣并不是不能共存的。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一点有很强的正面印象时,常常不会主动思考这个人其他方面是不是也如此正面,而是习惯性觉得也必定很优秀。


这样的心理叫作“晕轮效应” (halo effect),像是月亮的光环,模糊而不真实。


我们在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要警惕晕轮效应,这会使人失去客观的判断。我们通过一件事只能看到这件事本身,就像我们不能通过一个人私生活的状态就否定ta的专业能力,我们也不能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就冒然肯定ta的人品。就事论事,就事断事,这需要我们认识到思维的惯性,刻意地训练避免这种惯性。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认识到一件事的全貌。


5

我们有时候会更喜欢影视作品里的反派,而不是又正面又完美的主角。


看《权力的游戏》时,小恶魔的侏儒身份和那句“我已经和维斯特洛相看两厌”,jaime和姐姐的不伦之恋,都给他们增添了一些特别的魅力。而小恶魔如果是个正气凛然身高187的帅气骑士,一心为国为人民,好像吸引力就差了那么一些。


最近一个很火的电视剧《招摇》的女主路招摇也并非是完美无瑕的人,她目中无人、嚣张自大的气质可是吸引了剧中好几个男性角色,又本是个功法强大到处喊打喊杀的女魔头,不会道歉不会解释的特质也是个萌点。只要她本心善良,那么多缺点好像都变成了可爱。


这是因为“暴露缺点效应”。人们不会喜欢太过完美的人格,我们更倾向于钟情于不太完美的、有些小缺点的人。只要这些缺点无伤大雅,反倒会成为一个人个性化的标志,让人忍不住觉得“这样还蛮可爱的”。


在生活中也是,你的小缺点会让你更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漫不经心的时候更容易吸引另一个人。当我们在另一个人面前小心翼翼展现最好的一面时,会不由自主地把缺点隐藏起来,因此缺少了很多个性,令人觉得距离遥远。而适当暴露一下可爱的小缺点,会大幅提升好感值。


所以还是要勇敢地做回自己,无论是自己的缺点还是优点,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一部分。

6

当我们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大脑由于要处理、要对比的东西太过繁琐,会直接宕机,此时我们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


“选择困难症”就是这么来的。在买东西时,虽然有钱的话可以全部买下来,但因为我穷,不做选择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不妨减少些选择范围,先想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再根据要求大面积筛除。这样,我们可以处理更少的信息,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


来源: 图文来源于网络,凯发k8旗舰厅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凯发k8旗舰厅删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