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每个人都会展现不同的“人际敏感度”,也就是我们对于生活中与人互动的小动作、语调或是用词等细节的观察敏锐程度。有些人天生敏感度就低,所以可能会表现得有些自我,甚至“白目”。有些人敏感度很高,对于每一个小细节都会想很多。太低或太高都不好。过高的“人际敏感度”,反而还可能让你陷入忧郁苦恼。
但不管你是高敏人还是低敏人,好消息是,察言观色是能够被训练的。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一种适当的人际敏感度,能够通过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声调和用语,解读出没有说出口的感受,但同时也不会过度猜测,或让太多噪声对我们构成压力。
在学习正式进入实际的技巧与方法论前,你需要真心接受量大概念:第一是你必须谨慎地敞开心胸,真的渴望理解别人,也别害怕纠正自己,先要接受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第二则是当你要阅读别人时,要先保有“假设”的态度。阅读人顶多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真实,所以大可委婉模糊一点,绝对好过斩钉截铁的强势论断。而且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宁可假设他说的都是真的,不要因为忙着猜测,而没有好好观察和沟通。即使你要判断别人是否在说谎,也必须先假定对方说的全是真的,然后再问自己:这样合理吗?这就是沟通心理学的经典原则“米勒定律”。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