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渴望父母完美,我们就还是孩子,并未真正长大。
无论是我还是你,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父母。当我们放下或者意识到父母的不完美时,也就放下了孩子的身份,意味着我们长大,或者决定开始自我成长。
接纳我们就有这样一个不完美,甚至虐待过自己的母亲。接纳不等于认同,不等于屈服,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力量,一种与自我和解的必经之路。
如果我们不认命,还会在不停的改造那个不完美的父母,跌进完美父母的陷阱之中,像个孩子似的疲惫地奔波,奉献你的一生,终究徒劳无获。
罗杰斯说,最理想的关系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种理想的关系,只存在于婴儿阶段的幻想中和专业的心理治疗中。克莱因认为,当婴儿有需求时,母亲能及时的满足,婴儿会认为妈妈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
科胡特阐述的更加清晰,婴儿带着自我全能的幻想,渴望一位如ta自己一样完美的母亲能及时回应ta的需要:我是优秀的,那么你(母亲)也应该是优秀的。
这些幻想是建立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劲,母亲的回应是无比的重要,如果母亲没有回应或没有能力回应,我们的幻想并不会破灭,而是会保留下来,一直渴望有一个完美的母亲。
当我们无法走出完美母亲的幻想,可能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来验证你的假设,和父母的冲突,对他人的苛责和抱怨,对自己的不满,甚至自残自杀,其实是那个小婴儿在渴望获得母亲的积极回应,ta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果我们很不幸,未能在幼儿阶段获得父母的积极回应,我们的路会比较难走,但这并不是灾难性的不归路。我们可以尝试做自己的父母,利用在这条路上艰辛跋涉而获得的经验,学会回应和照顾自己。
如果我们已经长大,尝试着放弃完美父母的幻想,你会继续成长。
当我真正独立时,不再需要母亲的完美,而且面对母亲身上应该且必然会拥有的缺点和不足,不会再有情绪。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