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7
“想做到”跟“能做到”之间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但却总是做不到,以及如何才能够做到。
道理是别人的,能力是自己的
是的,解决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愿望,更需要有扎扎实实的心理能力。
心理咨询中,经常听到来访者说:
“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没有做到。”
我们从来不缺道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天天都在学知识,学道理,很多大道理耳熟于心,比谁都懂。就算我们“不明事理”,遇到问题的时候,别人也会“忍不住”给我们讲道理。
似乎,讲讲道理,我们就应该懂了,问题也就应该能够解决了。
可实际上呢?
道理我们是听懂了,可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归根到底,解决问题,不仅需要道理,更需要能力。
你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步一步做好的能力。
道理是别人的,能力才是我们自己的。
这就好比,知识和智慧的区别。
知识是课本上的,是前人传授的。知识的传播,是大脑到大脑的过程。
而智慧不一样,智慧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结,并且能够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想要有智慧有能力,必须经过实践,必须在现实生活里熔炼。
如何获得“能做到”的能力呢?
简单的吃饭,都要经过了好几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几千上万次的反复练习。
我们所有的本领都是这样学来的,比如拉小提琴,比如做一件衣服,比如学一门技术,这些都要经过好长时间的学习,需要有老师教导,需要反复练习,需要不断试错,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是如何学习的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绪和感受?为什么我们和别人想法不一样?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性格?
一般情况下,父母会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以前我们一贯认为: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什么都不懂,连记忆都没有,跟谁长大都一样。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前阶段,特别是0-3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和主要抚养者(通常是父母)的互动里,我们会确认自己是否安全,是否被人喜欢,是否有价值,我们会发展依恋关系,学会确认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表达情绪和情感。
这些能力是以后所有心理能力的基础,决定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与他人相处的模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童年时期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底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第一任老师合格吗?他们的心理健康吗?他们明白这些吗?他们能够给你什么样的底色呢?
有些人很幸运,他们的父母心理健康程度比较高,他们很爱孩子,也会爱孩子,能够耐心地陪伴他,听他说话,鼓励他,肯定他,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安全,很好,很有价值。
可也有很多人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父母心理不太健康,可能脾气暴躁,可能人格有问题,可能有心理疾病,或者他们很爱孩子,但是方法不对,溺爱孩子,毫无边界,或者他们不爱孩子,不关心他,没空陪他,经常责备他,打骂他。
这个孩子很难感觉到爱,安全感、价值感也不会很高。他可能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暴躁,从母亲那里学会了讨好,也可能变得冷漠孤僻或者刻板强迫,他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
总之,他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健康的心理能力。
这也就注定了,他以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
想要“能做到”,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记得,是可以学来的。
什么都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
以前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
那么,同样的,你现在所有的努力,也会造就明天的你。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没能力,那么停下抱怨,让我们一起来学点本领吧。
当然,能力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还要有合适的环境,要有引路人,要有不断的实践和练习。
谁能充当你的引路人呢?
心理引路人,首先心理得健康,有较高的心理能量,知道你缺少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并且有能力带着你一步步提高,当然,还得愿意持续帮助你。
这样的人不好找,大多数人身边没有这样的人。
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很多人都知道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心理咨询师就是专业的引路人。
有时候,来访者会问:我需要多久能把心理问题完全解决?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我只能说,一切要看你自己。
心理咨询不是开药方,给你一剂药,你按时吃药就可以好了。
咨询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心理成长的陪伴者或者助推力,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梳理根源,引导搀扶着你,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努力。
咨询师不是替你去想,替你去说,替你去做,真正作用于你的生活的,还是你自己。
所以,说到底,心理成长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咨询师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外力。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外力转化成你自己的能力。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