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旗舰厅

凯发k8旗舰厅-凯发k8国际唯一
公益心理热线010-51296476
广告
妈妈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29


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伴随着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一个永远触碰不到的竞争对手,一个你永远不可能赶上对方进度的神秘人物,而这个人统称为——别人家孩子。在父母口中,别人家孩子,聪慧美好,多才多艺,一路名校,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一众人生大事,皆幸福美满。但每个孩子心目中最憎恨的,往往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曾在微博看到一则新闻,女儿与母亲发生争执后跳楼自杀。

据说这位母亲是一位画工笔的艺术家,性格固执,不仅在艺术方面一丝不苟,要求完美。甚至将这种在艺术中的执拗性格带到生活。她对独生女儿的要求极其苛刻,尽管女儿已经很优秀,但母亲仍然诸多挑剔,永远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跟她作比较。一次,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也不知怎么回事,母女俩拌起嘴来。也许是这种争执从小到大每天都在发生,女儿感到极度厌倦。

她问母亲:“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其实这里已经说明女孩的情绪正濒临崩溃。

可这时候,母亲说了一句话,直接把女儿“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她说:“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完这句话,女儿没有再回答母亲,而是转身跳下阳台,再也没有醒过来。

据说,其实这位母亲一直以女儿为傲,但就是吝于肯定,甚至热衷于对女儿恶语相向。也许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女儿的上进心,不会骄傲。但她没有想到,女儿竟会以如此决绝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其实,女儿想要的,无非是母亲的一句肯定。可惜,一直到去世前,她都没有等到这句话。我们的父母,似乎对别人家孩子有着天然的执念。

眼里永远只看得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喜欢夸赞别人家孩子,可对自己的孩子却总是习惯式否定。甚至认为“打击教育”下,才能教育优秀的孩子。不好意思,“打击教育”就是打击,不要把“打击教育”当成教育!裹着教育的外衣,它仍然是赤裸裸的打击!真正的教育,靠的从来就不是打击。孩子曾经遭遇过的那些打击,只会成为他们前行的阻力。留下的伤痕,也只会像被钉子钉过的树干一样,无法平复如初。


知名女导演刘雨霖曾说:

我们家从小的环境就是,你想做什么事,只要自己想好了,就去做吧。他们从来不想让我长成“别人家的孩子”,或者他们想要的样子。有人问我小时候有没有叛逆过,我没有,因为我的成长轨迹里,父母永远都支持我,只要我说出理由,他们都会支持。

刘雨霖很幸运,更实现了全世界孩子都渴望的一个梦想:不做别人家孩子。

许多父母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对子女的一切都需要打击。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真的极少极少能获得赞扬和肯定。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怕我真的错了。而他就是在父母“打击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一生都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残害!


其实我想问问这些父母:

你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可是别人的父母年薪百万,你怎么不去和别人的父母比?你总是打击自己的孩子,可否想过他们的感受?《少年说》中,有一个女孩,她站上了高台,哽咽着对台下的妈妈喊: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自己的孩子这么努力,为什么你眼里就只有别人家的孩子?终归,真正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最后都必然是孩子生命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