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多是无意识的行为
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你是否时常会遇到交流困难的情形,无论你怎么解释,也无法使对方理解你当时的所思所想。事情并不大,可让双方都很不愉快。
交流不畅是一方对另一方个性的抹杀
确切地说,此时此刻,无论你与他(她)们认识多久,无论你如何向他们表白,对方根本不会听你的解释,因为他(她)们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想法,不会去真正了解你。他们可以对你说三道四,随意下结论性的评语,随意下定义,根本不认为你是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是个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别个体。
当你遇到哪些试图控制你的人时,你的个性常常会遭到“抹杀”,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根本不值一提。在夫妻或父母与孩子等一些特别的关系中,这种行为还可能会伴随着辱骂和毒打。
而为维持这些特别的关系,被控制者会觉得筋疲力竭,并且要忍受心理与情感上的巨大痛苦,连身体也可能受到伤害。
不沟通、不理解是问题的关键
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大到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暴力行为,不沟通、不理解或是不愿理解对方都是问题的核心。反对他人的行为——不管是轻微的,例如轻蔑的眼神;还是强烈的,例如对别人大发雷霆——都是没有目的但又似乎可以理解。这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因为这些现象,通常只是试图控制他人的一些表现而已。我们之所以还 不能知道人们总想控制他人的缘由,是因为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太普遍了,大家都觉得它似乎是“理所当然”。
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时,才能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对人对事适度掌控,生活才能惬意
哪些伤害我们情感甚至身体的人,都自认为有操控我们的必要。这一发现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挖掘这种需求形成的原因。
文化习俗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宗教信仰不同都是支配和控制行为的主要形成因素。但我们不能完全归因于此,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控制别人的需求是一种很难抑制的冲动,就像着了魔一般,一下子失去了理智。
产生这种冲动的主要原因,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不挖掘出来是无法改变的。认识不到原动力,我们会一直困惑着、痛苦着。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整理